企業法律服務網

 Enterprise legal service network

法律咨詢熱線: 13619265559



首頁 >> 業務資訊 >>專題領域 >>金融證券 >> 金融服務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若干意見
详细内容

金融服務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若干意見

时间:2018-06-09     【转载】   阅读

關于印發《金融服務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陜自貿發【2017】3號

 

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西安管理委員會、楊凌示范區管理委員會、西咸新區管理委員會及各功能區;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營業管理部、陜西省各中心支行、楊凌支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各中心支局、楊凌支局;國家開發銀行陜西省分行,各政策性銀行陜西省分行,各國有商業銀行陜西省分行,各股份制商業銀行西安分行,各城市商業銀行西安分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陜西省分行,長安銀行,西安銀行,陜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陜西秦農農村商業銀行,各外資銀行(中國)西安分行:

為進一步深化金融領域的開放創新,以金融引領和推動我省自貿試驗區建設又好又快發展,省自貿辦會同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制定了《金融服務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貫徹執行。

省自貿試驗區各金融機構,要根據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和《意見》內容,建立臺帳清單,細化分解任務,明確時間節點,確!兑庖姟穬热莶徽鄄豢勐涞綄嵦。要強化上下之間、橫向之間的工作協調與對接,積極爭取總行將相關金融產品或服務創新試點優先落戶自貿試驗區;要緊密圍繞實體經濟需求和自貿試驗區特色戰略定位,大膽探索,積極創新,盡快形成試點先行、以點帶面的工作格局,加快培育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金融創新案例。

省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和功能區,要緊密結合本地區的區位優勢和經濟特征,改善金融生態環境,助推銀企對接,幫助企業將自貿試驗區政策紅利轉換為發展驅動力,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服務陜西“追趕超越”和對外開放的質量和水平。

聯系人: 趙陽(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 88150627

張德進(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 88150701

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辦公室

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

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

2017年7月31日

 

金融服務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若干意見

為加快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自貿區”) 建設,有效貫徹落實《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促進貿易投融資便利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辦公室、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依據工作職責,提出以下金融服務自貿區建設的意見。

一、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

(一)總體要求

金融支持陜西自貿區建設工作,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追趕超越”定位,認真落實“五個扎實”基本要求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主動服務國家戰略,緊密圍繞陜西自貿區經濟創新轉型和實體經濟發展需求,以“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為目標,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為主線,以支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文交流和現代農業國際合作為特色,積極作為,大膽探索,力爭取得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金融創新成果,為促進陜西自貿區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二)基本原則

踐行國家戰略。發揮區位優勢,緊密結合中國(陜西)自貿區定位,構建與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相適應的金融服務體系,為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區域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發展提供金融支持。

服務實體經濟。緊密圍繞經濟創新轉型和實體經濟發展需求,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推進金融改革發展,全面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堅持改革創新。堅持簡政放權的改革方向,逐步實現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在人民幣跨境使用、資本項目可兌換和外匯管理等方面積極探索,推動市場要素雙向流動。

守住風險底線。穩妥有序促進金融合作與開放,先易后難,逐步推進。加強區域金融監管協調,建立健全監測分析、風險預警和防范化解體系,切實做好各項應急預案,及時化解和處置風險隱患。

二、擴大人民幣使用,加快跨境人民幣結算中心功能建設

(一)推動人民幣作為自貿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跨境貿易和投資計價、結算的主要貨幣。各銀行應順應市場需求,立足服務實體經濟,積極推動人民幣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

(二)簡化跨境貿易和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流程。各銀行可在“了解客戶”、“了解業務”、“盡職審查”(以下簡稱“展業三原則”)基礎上,憑企業提交的收付款指令,直接辦理經常項下和直接投資項下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

(三)支持開立跨境人民幣結算賬戶。各銀行可根據《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03〕第5號發布)、《境外機構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銀發〔2010〕249號發布)等文件規定,按照賬戶管理有效區分的原則,為符合條件的自貿區境內外主體(含個人)開立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辦理相關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

(四)支持跨國企業集團開展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支持和鼓勵自貿區符合條件的跨國公司根據自身經營和管理需要,備案開展集團內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為境內外成員企業提供跨境人民幣資金余缺調劑和歸集服務;探索降低跨境人民幣資金池的準入門檻,提高資金凈流入額度。

(五)鼓勵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支持自貿區金融機構和企業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所籌資金可根據需要調回區內,按照債券募集說明書所披露的用途使用。

(六)支持境外母公司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自貿區企業的境外母公司可按有關規定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募集資金用于集團內設立在自貿區全資子公司和集團內成員企業借款的,不納入現行外債管理。

(七)支持自貿區銀行發放境外人民幣貸款。鼓勵和支持自貿區銀行基于真實需求和審慎原則向境內機構的境外項目貸款,滿足“走出去”企業的境外直接投資、項目建設、承包工程、出口買方信貸以及大型設備出口等融資需求。根據辦理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需要,自貿區銀行可以從其境外分行調撥人民幣資金,也可以向其境外子行或境外代理行融出人民幣資金。

(八)支持開展個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各銀行可為個人開展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跨境人民幣業務提供結算服務,在展業三原則基礎上,可憑個人有效身份證件或工商營業執照等相關資料,直接為客戶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

(九)拓展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結算。自貿試驗區內結算銀行與依法取得“互聯網支付”業務許可的支付機構合作,在辦理相關備案后,為企業和個人跨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提供人民幣結算服務。

三、進一步簡政放權,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

(十)簡化經常項目外匯賬戶管理。在真實、合法交易基礎上,自貿區內貨物貿易外匯管理分類等級為A類的企業無需開立待核查賬戶,貨物貿易外匯收入可直接進入經常項目外匯賬戶。允許企業外匯賬戶備案和外匯賬戶開立兩個環節合并為一個環節,在銀行一并辦理。

(十一)簡化經常項目外匯收支手續。銀行按照展業三原則辦理經常項目購付匯、收結匯及劃轉等手續,可自主把握是否審核單證及審核何種單證。對于資金性質不明確的業務,銀行應要求辦理機構、個人主體進一步提供相關單證。放寬貨物貿易電子單證審核條件。支持自貿區開展適應內陸加工貿易等多種貿易業態的結算便利化試點。

(十二)探索適合商業保理發展的外匯管理模式。鼓勵自貿區有實際需求、經營合規且業務和技術成熟的商業保理公司開展國際保理業務,充分發揮商業保理在擴大出口、促進流通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十三)進一步深化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大力扶持和培育有實際需求、經營合規且業務和技術條件成熟的支付機構參與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便利境內機構、個人通過互聯網進行跨境電子商務交易。

(十四)推動直接投資便利化。將外商投資企業和境外投資企業外匯登記改由銀行辦理,取消外商投資企業和境外投資企業聯合年檢,改為實行直接投資存量權益登記。支持企業開展對外直接投資,鼓勵自貿區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指導銀行優先安排自貿區10億美元內大額對外投資存量項目資金匯出。探索研究限額內資本項目可兌換。

(十五)便利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放寬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準入條件,相關備案條件中上年度本外幣跨境收支規?捎沙^1億美元調整為超過5000萬美元。境內銀行通過國際外匯資金主賬戶吸收的存款,可境內運用比例由不超過六個月日均存款余額的50%調整為100%,境內運用資金不占用銀行短期外債余額指標。

(十六)進一步簡化資金池管理。允許經銀行審核真實、合法的電子單證辦理經常項目集中收付匯、軋差凈額結算業務。簡化集中收付匯和軋查結算收支申報程序,建立與資金池自動掃款模式相適應的涉外收付款申報方式,允許銀行和企業簽訂一攬子涉外收付款掃款協議。

(十七)探索將外匯管理和金融服務功能納入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扶持和培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為中小企業提供通關、融資、退稅、保險等服務。積極支持政府部門建立以“服務清單”制度為核心的服務貿易服務體系和公共服務平臺。

(十八)便利融資租賃公司境內外融資。允許區內金融租賃公司、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公司和中資融資租賃公司在向境內承租人辦理融資租賃時,如果用以購買租賃物的資金50%以上來源于自身的國內外匯貸款或外幣外債,可以外幣形式收取租金等。對于自貿區具有真實貿易背景的外商投資租賃公司開展跨境融資,可將公司上年度經審計凈資產的10倍減去風險資產作為新年度期間該公司新借外債余額的最高限額,并充分保證其額度使用靈活性。鼓勵自貿區融資租賃類公司開展對外融資租賃業務,取消其境外放款額度限制。

(十九)允許自貿區境外機構境內外匯賬戶結匯。允許注冊且營業場所均在自貿區的銀行為境外機構境內外匯賬戶(NRA賬戶)按照不落地結匯方式辦理結匯業務,結匯后匯入境內使用的,境內銀行應當按照跨境交易相關規定,審核境內機構和境內個人有效商業單據和憑證后辦理,不得劃轉境外或進入FT賬戶及人民幣NRA賬戶等。

(二十)拓寬企業資本項下外幣資金結匯用途。支持自貿區企業資本項目外匯收入實行意愿結匯。對重點外商投資企業資本項目外匯收入結匯在一定條件下可實行簡化管理。鼓勵投資性外商投資企業、外資股權投資管理機構、外資創業投資管理機構在自貿區以資本金結匯資金開展股權投資。

(二十一)便利涉外主體跨境融資。允許內保外貸項下資金通過向境內進行放貸、股權投資等方式直接或間接調回境內使用。支持有貨物貿易出口的業務或企業,擴大境內外匯貸款結匯范圍,銀行可按照展業三原則要求,對出口項下相關背景進行真實性、合規性審核后,代企業辦理結匯。實施外債意愿結匯政策,下放銀行直接辦理。

(二十二)支持企業利用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政策融資。統一中外資企業借款標準,符合條件的企業均可開展跨境融資。允許自貿區金融機構和企業在與其資本或凈資產掛鉤的跨境融資余額上限內,自主開展本外幣跨境融資。進一步提高企業跨境融資杠桿率,跨境融資余額上限由企業凈資產的1倍提高到2倍。引導外商投資企業合理選擇“投注差”與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模式,為自貿區引入更多境外資金。

四、大力創新金融服務,切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二十三)探索建立與自貿區相適應的本外幣賬戶管理體系。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創新本外幣賬戶設置、結算業務辦理等新模式,支持市場主體通過自貿區本外幣賬戶開展跨境投融資業務,促進跨境貿易、投融資結算便利化。

(二十四)鼓勵各銀行創新供應鏈融資。推動自貿區企業特別是輕資產服務貿易企業發展應收賬款融資。推動自貿區政府部門通過補貼或獎勵方式促進核心企業確認應收賬款及降低企業融資負擔。鼓勵金融機構探索平衡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利益的市場化供應鏈融資機制。

(二十五)支持自貿區企業在銀行間市場進行直接融資。引導符合條件的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資產支持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進一步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探索推動自貿區企業結合行業產業特點,發行“雙創”、軍民融合等專項債券融資工具。推動政府運用獎勵和補貼等方式,對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債券融資工具的企業給予支持。

(二十六)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推進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信息公示,實現與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的聯通與共享。落實金融領域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拓展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的廣度和深度,推廣征信產品和服務在自貿區應用。在自貿區設立征信查詢服務窗口,為市場主體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查詢服務。

(二十七)推動引進各類征信服務機構。支持自貿區引進第三方征信機構,開展信用登記、信用調查、信用咨詢等業務,幫助企業提升信用水平。探索引進國際或國內專業信用評級機構,建立自貿區入區企業信用評級制度,完善信用分類管理機制。

(二十八)推動自貿區支付結算基礎設施建設。發展金融IC卡(芯片銀行卡)和移動金融,打造金融IC卡無障礙示范區。完善自貿區金融IC卡應用環境,加大銷售終端、自動柜員機等機具布放力度。在自貿區各綜合服務大廳“一口受理窗口”試點開通企業基本存款賬戶開立綠色通道。大力推廣電子商業匯票等非現金支付工具。

五、深化金融改革創新,推進人文交流和現代農業合作

(二十九)積極推進文化金融改革創新。鼓勵金融機構支持依托政府、企業在人文交流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探索通過延長貸款期限、靈活設定還款方式等,開展和改善融資服務。鼓勵金融機構圍繞自貿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科技合作、教育合作、文化交流、文化貿易,積極創新金融產品,提供更具針對性的金融服務,支持創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文交流新模式。

(三十)支持金融機構開發適合文化行業“輕資產”特征的信貸方式或其他金融產品。鼓勵和推動金融機構依托無形資產市場價格發現機制開展融資、結算等金融服務,鼓勵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

(三十一)支持現代農業國際合作。鼓勵金融機構為現代農業國際合作項目量身打造金融產品和提供全面高效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建立綜合授信聯盟,針對“走出去”涉農企業開展統一信用評級,加大對示范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融資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利用楊凌眾創田園平臺和跨境農業電子商務平臺,向新型農業創客開展創業貸款。

七、加強監測管理,防控開放環境下金融風險

(三十二)自貿區內機構辦理跨境創新業務,應以真實合法交易為基礎,不得使用虛假合同等憑證或虛構交易辦理業務。各銀行應遵循“展業三原則”,完善業務真實性、合規性審查機制,及時、準確、完整地向人民銀行和外匯局報送相關數據信息及可疑交易,切實履行反洗錢、反恐融資、反逃稅等義務。

(三十三)探索在自貿區建立和完善跨境資金流動風險監測預警指標體系,全面監測分析跨境資金流動,健全和落實單證留存制度,探索主體監管,實施分類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風險,避免資金利用自貿區特殊政策違規流動。

(三十四)加強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加強自貿區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建立與金融監管、行業組織和司法部門的協調機制,探索構建和解、專業調解、仲裁和訴訟在內的多元化金融糾紛解決機制。加強自貿區金融創新產品相關知識普及和風險教育。

 


技术支持: 善建站 | 管理登录
返回頂部 seo seo
拍三级视频在线观看网站,欧美日韩一级特黄a片,黄片a级免费毛片,欧美狂操老妇精品视频